“嘀嗒……嘀嗒……”1月15日,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麻醉重症监护病房(aicu),监护仪24小时不停运转,刚做完手术的高危患者正在进行aicu专科的监护治疗,平均一到两天后,80%—90%的患者就能从这里顺利转入普通病房。
“我们建立了精准麻醉与围术期多学科一体化的管理体系,从手术台到aicu,患者可以从麻醉中无缝对接到麻醉苏醒和重症监护状态,不仅提高了手术疗效,也为高危患者生命安全保驾护航。”该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主任张加强教授告诉记者。
不久前,他和团队以“精准麻醉与围术期脑健康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项目荣获2023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也是麻醉专业首次获得这一殊荣。
“在许多人印象中,麻醉不就是‘给一针,睡一觉’的事儿吗?”面对这种疑问,张加强无奈地笑了。他告诉记者,一台手术的成功与否,麻醉要占很大一部分,麻醉医生必须全神贯注地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及循环的变化,并根据患者对麻醉药物的反应程度或不良反应及时作出调整。
“只有小的手术,但没有小的麻醉。每次实施麻醉,都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生命保卫战’。”张加强介绍,我国每年的手术量已经突破7000万台,这些手术几乎都需要在麻醉下进行;我国每年各类麻醉例数预计已超过1亿;平均每两个人就有一人一生中至少经历一次麻醉。
如今,随着麻醉学向围术期医学的发展,麻醉医师的工作范畴涉及术前、术中及术后对患者的全流程管理。随之而来的是亟待解决的临床难题: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高、机制不清,比如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为13%—54%;缺乏有效的脑功能稳态监测手段,精准麻醉难以把控;防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麻醉技术尚未突破等等。
瞄准这些难点痛点,2013年,张加强带领团队在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的支持下,历经十年科研攻关,在麻醉机制、新设备研制、精准用药、新技术开发和体系构建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3件。
“科技创新要面向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我们要努力让自己成为医生中的科学家,把临床问题变成科研问题,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张加强说。
十年磨一剑。从临床出发向科研探索,该团队发现了全身麻醉引起围术期脑功能障碍的新机制,打破了美国在神经科学技术领域的技术封锁,为后续自主研发防治认知功能障碍的技术方法奠定理论基础;研发出国内首台麻醉精度监护仪,实现了对镇静、镇痛、肌松和伤害性刺激的精准管控和个体化精准麻醉;通过临床研究,开发出能够预防或治疗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及痴呆的麻醉新技术,将术后谵妄发生率从23%降低至9%,老年手术患者痴呆发生风险降低了19.6%;建立了围术期脑功能稳态一体化管理的新体系,为高危患者生命安全打造一道坚实牢靠的“防护门”。
在aicu建立的“术前多学科评估—术中精准麻醉管理—术后aicu多维度监护治疗”围术期多学科一体化管理体系,该模式还吸引了国内外200多个团队前来参观学习或长期进修,带动国内数十家医院建立起aicu。
“我们一个团队,还为河南引来一个企业!”令张加强团队更加骄傲的是,他们的原创成果实现了项目转化。在去年全省第十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专场活动上,该团队携专利“微型雾化麻醉器”与广东的一家企业进行项目签约,并在郑州航空港区正式投产。
“广大科研工作者生逢其时,国家和省里给了这么好的平台和政策支持,麻醉学科又是第一次获得全省最高级别奖项的殊荣,这对我们做临床科研工作是莫大的鼓舞和激励。”张加强说。
科技创新并不止步,他又定下团队今后五年、十年的发展目标:向国家级人才和国家级的大项目全力冲刺,争取实现国家及省级麻醉医学重点实验室平台的突破,把麻醉及围术期医学推向更加精细、安全的发展之路。(记者 李倩)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