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立华
魏立华在君乐宝牧场查看奶牛的采食量(2018年拍摄)。君乐宝供图
本报记者 王璐丹
■ 阅读提示 9月2日,全省科技大会、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石家庄召开。河北农业大学终身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孟军,君乐宝乳业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魏立华,获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本报记者对他们分别进行了专访,倾听他们的创新、创业故事。
人物名片
魏立华,君乐宝乳业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他专注奶业新技术、新工艺和产业化研究,创新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模式,从牧草种植、奶牛遗传育种、营养研究、乳品工艺技术到新产品开发,开展全方位科技创新,主持攻克原料乳生产、安全保证等100余项关键技术。在他的带领下,君乐宝发展成河北省最大的乳品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振了河北乳业,推动了国产奶粉崛起。
魏立华一直坚持长跑,君乐宝也是如此。
从1995年一家酸奶小厂起家,20多年几经沉浮,魏立华摸索出一套生存哲学:做企业与跑步一样,可以匀速,慢点也行,但是千万不能停。
9月2日,获得“2023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魏立华说:“创新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我的目标是成为中国营养健康食品企业领先者,为此,还需继续努力。”
全产业链保障奶业安全和质量
记者:我们在企业随处能看到这样一句话:“一定要让祖国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这句话背后有什么故事吗?
魏立华:“让祖国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这是2017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们位于张家口市察北管理区的旗帜乳业时的殷切嘱托。
听到这句话,我心里别提多激动了。
记者:触动您了?
魏立华:这是一种重托,更是对我们的信任和希望。这样一句话,让我一下子感觉我们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也给我们注入了更强大的信心和动力。让祖国的下一代喝上放心奶,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
记者:河北奶业曾遭受重创。可您选择背水一战做奶粉,从一开始免费的奶粉也送不出去,到如今奶粉产销量全国领先。您是如何做到的?
魏立华:安全和质量是我们的立足之本。
君乐宝在业内首创了全产业链一体化模式。你可能很少见到国内乳企去研究牧草种子和土壤成分,但我们在做这样的事情。为了种好草,我们在坝上草原流转了土地用于种植牧草,并成立了草业公司。
为了养好牛,我们建立种公牛站、核心育种场和胚胎移植示范场等多种形式的育种机构,打造了“胚胎供体群—卵母细胞采集点—胚胎生产实验室—胚胎移植站”的胚胎网络,力争用5年到8年时间培育出自有优秀种公牛,建立自主育种体系。
记者:建立全产业链模式,开始势必会增加企业成本,这样做值得吗?
魏立华:这个我们要算综合账。
首先是安全账。走进我们的牧场,你能看到,一边水帘、一边风扇的恒温牛舍,“私厨定制”的全混合日粮,随时监测奶牛身体状况的智能项圈……我们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端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对牧场进行统一监控和管理,实时、全面监测牧场奶牛养殖情况、设备运行情况。通过这些手段,我们能精准把控奶源安全和质量。
其次,是效率账。我们在河北、江苏、河南、吉林等地建有多个生产工厂。奶粉工厂每条生产线上遍布1500多个传感器,设备数字化率达95%以上,各系统之间实现集成和协同联通,所有生产流程高度智能化,生产效率全面提升。
用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
记者: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市场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您曾说,君乐宝现在要打造的是科技型乳品企业。
魏立华:是这样的,只有让科技创新贯穿到每一个发展环节,才能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做优做强中国奶业。
2021年,我们投资5亿元打造科学营养研究院,在营养研究、乳品工艺技术、新产品开发等方面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增强研发实力。至今,我们已取得214项授权专利,国际大奖6项,多项科技成果实现转化。
记者:哪些创新成果最令您印象深刻?
魏立华:那就不得不提我国首款能够进行全国布局的鲜奶产品——悦鲜活了。
以前我们常听人说国外的奶好喝,后来尝过国外的巴氏奶才知道口味真的更好一些。巴氏奶又称鲜牛奶,采用低温巴氏杀菌工艺,优势是能更好地保留牛奶中的活性物质和营养成分,但保质期只能维持2至7天。由于保质期短,传统巴氏奶无法打破“产地销”的限制,很多消费者无法喝上这种优质好奶。
为突破鲜奶保质期短的困境,2016年,我们组建了新品研发团队。
记者:研发的难点在哪儿?
魏立华:在鲜活度和保质期两个目标之间求得平衡,是最大的难点。我们是做低温酸奶起家的,一开始,思路自然是在擅长的温度控制上做减法,但屡次试验,还是遇上保质期7天的天花板。
记者:您和团队成员是怎样突破这一难题的?
魏立华:我们摒弃传统路线,选择缩短杀菌时间,来降低热损伤。之后我们用了三年时间,对时间、温度、杀菌管道半径等参数,进行了无数次排列组合。
我记得那时候,设备厂商在上海,而检测机构在北京。每做一次试验,科研人员都要一早从石家庄赶到江苏徐州的牧场接上鲜奶,背着保温箱赶乘高铁到上海做试验,然后再带着成品飞赴北京的科研院所进行检测。
历经上千次奔波往复,最终,我们研发出inf0.09秒超瞬时杀菌技术,在一个巨大的真空蒸汽空间中,让牛奶以自然滴落形式均速通过,实现升温,再以高压穿过杀菌温度管道,实现瞬时杀菌。利用该技术,鲜奶中的活性物质可存活19天。
记者:从行业角度看,我国乳制品还有哪些关键核心技术问题亟待解决?
魏立华:中国乳业亟须打破“卡脖子”的关键点是菌种、草种和牛种。比如,乳酸菌被誉为发酵乳品行业的“芯片”,以前,乳酸菌菌种被西方国家掌控,我国乳品企业只能用国外的菌种进行生产。
记者:打破国外垄断,你们做了哪些工作?
魏立华:拿副干酪乳杆菌n1115来说吧,为了找到它,我们的研发团队走访新疆、西藏、云南等自然环境保护完好的地区,历时9年,经过上千次反复实地试验与论证,从牧民用传统方法发酵的酸奶中,将其筛选分离出来。
目前,君乐宝已建立起拥有1000余株乳酸菌的菌种保藏中心,其中30余株获得专利保藏,9株应用于产品中。菌种受制于人的状况正在改变。
注重对青年人才的培养
记者:在您看来,乳业科研工作有什么特点?
魏立华:个人认为,不论身处哪个领域、哪个行业,只要从事研究工作,都需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要耐得住寂寞,在突破关键问题和核心技术上下苦功。
要说特点,乳业科研工作实践性较强,研究人员要经常去生产基地采样、调研。在项目的关键节点,我们团队成员还要长时间在外地出差。
记者:人才是关键。在用人方面,您有什么感想?
魏立华:年轻人已经成为企业创新的生力军。
比如,“涨芝士啦”这款酸奶的命名,就出自我们公司的年轻人。在正式推出这款酸奶前,我没觉得这个名字有多亮眼,可没想到,产品上市后很快销售2亿包。这件事也给我很大启发,很多事情还是要让年轻人去做,自己掌握大方向就行,要让市场说话,相信数据。
记者:需要“后浪更逐前浪高”。
魏立华:就是这个意思。
近年来,我们与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建立起研究生培养基地,与河北工程大学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基地、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这些高校每年有3至5名研究生到我们企业实习,开展乳制品相关技术研究。我希望通过这种联合培养的模式,建起一支高水平乳业人才队伍。
记者:对青年科研人员,您有什么期望?
魏立华:首先,我希望他们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能坐得住“冷板凳”。其次,在做科研的同时,年轻人还要多思考行业发展,研发符合当下市场趋势的产品,与时俱进满足消费者需求,推动中国乳业向高端化、品质化迈进。
记者:为培育年轻人持之以恒的精神,您在企业内部建立了“君乐宝跑团”?
魏立华:君乐宝是坚定的长期主义者。一个长期主义者必须明白,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浅尝辄止,而是要找到自己热爱的跑道,坚持、坚守并不断积累。
君乐宝现在29岁,和国外乳企相比还是年轻品牌。我希望君乐宝的员工都有强健的身体、坚定的意志,以马拉松挑战自我,共同把君乐宝打造成百年品牌,为我国早日实现乳业现代化发展、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